近期,國家衛計委下發的“二、三級綜合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標準”征求意見稿,引發爭議和“吐槽”。其原因在於,該標準擬在醫院“服務質量”一節規定:三級醫院住院患者死亡率0.8%,住院手術死亡率1.預防癌症4‰;二級醫院住院患者死亡率4.0‰;住院手術死亡率0.28‰。由於出現了對死亡率的“硬性規定”,導致從業內醫生到普通網民紛紛吐槽,認為衛計委的新規可能導致醫院拒收重危病人。
  依照隨後衛計委相關負責人的回應,網友們的質疑有可能是建立在“誤解”的基礎上。正如該負責人所表示的,標準中顯示的住院患者和住院手術患者死亡率數據,只是對二、三級醫院基線調查獲得的客觀情況、行業平均水平的實際表述,並非要求達到的目標,不會導致醫院為此拒收危重病人。相較之前的“房屋買賣硬性規定”,“實際表述”的說法表明死亡率的數字只是一種參考意義,而非真正的規定。
  值得一提的是,在一些“吐槽”中,二級醫院的死亡率應該是“4.0‰”,但在傳播的過程中卻變成了“4.0%”,這意味著二級醫院的死亡率超過了三級醫院(0 .8%)。眾所周知,規模越大、級別越高的醫院一般會收隨身碟治病情更為嚴重的病人,死亡率也會相對較高。在這一錯誤數據的導引下,使得邏輯反轉,加之“硬性規定”的說法不脛而走,讓很多業內醫生也做出了新規將導致“二、三級醫院不敢收治重症病人”的推論。可以說,一些醫生們的推論沒錯,但推論的前提存在謬誤。
  嚴格意義上來講,所謂死亡率新規導致二、三級醫院拒收重症病人的說法屬於“固態硬碟謠言”,而好在衛計委迅速回應,澄清了誤讀。從衛計委發佈的意見征求稿來看,這是一部內容非常專業、廣博的意見稿,普通人很難從中看出什麼端倪。而一些業內醫生之所以看出“吐槽點”,除了是因為一些人閱讀不夠仔細外,也跟草案本身沒有明確死亡率的數字是“硬性規定”還是“客觀表述”,對於後者這一答案,在衛計委公開回應之後才得以確認。
  此外,更為重要的一點在於,在過去近20年的醫改產業化進程中,“指標化”做法實際已經深入醫療體系的肌理,成為醫生、患者和全社會深惡痛絕的一種做法。客觀言之,指標化作為一種管理思維和工具,誠然不該有好壞之分,關鍵看如何運用。例如在醫院的評級上,醫院軟硬件的資源就需要進行指標化,從而進行評定;而在具體服務上,有些醫院出台不讓患者等待超過10分鐘的做法,也屬於指標化的一種。但這裡的指標化之固態硬碟所以飽受負面評價,還在於過去“以藥養醫”階段,將醫生開藥的劑量和手術的台數指標化,並與醫護人員的物質激勵直接掛鉤,從而造成了醫患關係的矛盾重重。
  時至今日,醫患關係的難解僵局,很大程度上依舊是拜此前的“指標化管理”所賜。一方面,醫生與患者之間的信任急劇流失;另一方面,醫生對於上級管理部門也缺乏信任。醫改的主體並非醫護人員,而是政府機構,角色錯置導致了醫護人員對於政府新規的不信任。也正是基於這種不信任,一份普通人無法看懂的意見征求稿,因為業內人士的“誤導”,最終卻能夠在公眾輿論層面引發爭議。
  一起不大不小的誤解發生後,衛計委的及時澄清顯然令人贊賞;但澄清之餘,衛計委還應該看到此種誤解生成的社會心理結構。謠言的誕生往往是意外之結果,但廣泛傳播卻必然有其社會性的因素。死亡率硬規當然要不得,醫改過程中的指標化思維應該早做調整。讓醫生回歸改革主體,讓權威重歸醫生,理當是各級醫院改革的應有之義。  (原標題:[社論]死亡率硬規純屬誤解,指標化管理當做調整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a00aaqrq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